评建动态

    评建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评建动态 -> 正文

    乡村振兴研究院组织学术沙龙活动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03

    为营造学术创新氛围,提升教师科研素养,乡村振兴研究院于4月1日上午在行政楼6层会议室举办学术沙龙活动。沙龙活动由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超主持。长春科技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戚欣、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晓光及相关学院、科研单位的部分专家、教师参会。

    戚欣院长对此次学术沙龙主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资金链效果出发谈“四链”融合,不仅是对之前学术交流的补充和完善,更是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创新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通过发挥财政杠杆的撬动作用,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推动资金链效能的提升和“四链”的深度融合,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鞠国华教授做主旨报告,他围绕提升“资金链”效能,推动“四链”深度融合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鞠教授指出:资金链作为经济发展的血脉,其效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产业的创新发展。在“四链”融合的过程中,资金链不仅扮演着资本提供者的角色,更是连接各创新主体,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在提升资金链效能的过程中,政策协同发力至关重要。2025年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央一号文件》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融政策以及财政部相关政策均对资金链促进“四链”融合的机制、路径及政策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些政策旨在通过差异化资金配置、政策协同、金融科技创新和人才-资金互动等手段,打通创新链到产业链的“死亡谷”,形成“科技创新-资本支持-产业升级-人才集聚”的良性循环。资金精准、高效、快速地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成为驱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鞠教授认为“四链”融合的实质是知识、技术、能力、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的加快集聚并实现共享互联相通。面对全球科技竞争压力和国际科技封锁与产业链重构的挑战,提升资金链效能,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将有利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突破“高、精、尖、卡、控、急”等重大技术瓶颈,提升产业链韧性。此外,这也将满足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零碳发展。

    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超对本次学术沙龙活动进行总结,他指出:鞠教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密结合吉林省的发展实际,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资金链与“四链”的协同发展。当前吉林省正处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四链”的深度融合是破解吉林省当前发展瓶颈的现实需要。鞠教授的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启发我们将学术智慧转化为推动吉林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加沙龙活动的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使他们加深了对资金链的认识,同时也为各自的科研工作开辟了新的视角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