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政教育,开发拓展党建教育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24年12月30日上午,长春科技学院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共建党建教育基地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座谈会暨签约、颁发聘书和揭牌仪式,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会议室举行。我校党委书记崔高嵩、党委副书记高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学校特聘思政课客座教授孟祥柱博士、就业工作处处长于斌、就业工作处校企合作办公室主任肖东飞,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何瑞雪、党组成员、副馆长马晓燕、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工作室负责人刘强博士、学术研究科科长杨孟昀、宣传教育科副科长陈云波、副研究员、征集保管科负责人李慧、陈列展览科陈林共同出席了座谈会和签约、颁发聘书及揭牌仪式。会议由地震纪念馆党组成员、副馆长马晓燕主持。
我校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共建党建教育基地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座谈会
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工作室负责人刘强,介绍了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组建、管理、运行等情况。他表示,宣讲团组建两年来,凭着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满怀激情地作了一场又一场抗震救灾精神宣讲报告,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充分体现了抗震救灾精神宣讲的重要意义。
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工作室负责人刘强博士介绍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情况
地震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何瑞雪在致辞中,首先对我校党委书记崔高嵩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是根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大思政课”教育基地,与多家科研院校共建科研和教学基地,已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他指出,近年来,地震纪念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着力建设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深入高校、机关、企业、社区开展抗震救灾精神主题宣讲活动,搭建馆校合作平台,推动传承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事业走深走实,取得成效。他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交流、基地揭牌为契机,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场馆教育功能作用,共同建设好长春科技学院党建教育基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产出成果,实现共赢。
学校党委书记崔高嵩在座谈会上讲话
随后,校馆双方举行了签约、颁发聘书和揭牌仪式。纪念馆党组成员、副馆长马晓燕与我校党委副书记高芳签订《共建党建教育基地协议》《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我校党委书记崔高嵩为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成员孟祥柱博士颁发长春科技学院思政课客座教授聘书;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何瑞雪与我校党委书记崔高嵩共同为党建教育基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地震纪念馆党组成员、副馆长马晓燕与我校党委副书记高芳签订《共建党建教育基地协议》《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
我校党委书记崔高嵩为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成员孟祥柱博士颁发长春科技学院思政课客座教授聘书
地震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何瑞雪与我校党委书记崔高嵩共同为党建教育基地揭牌
地震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何瑞雪与我校党委书记崔高嵩共同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校馆双方与会领导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此次党建教育基地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和揭牌,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在吉林省建立的首个党建教育基地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我校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共建党建教育基地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座谈会暨签约、颁发聘书和揭牌仪式的成功举行,是学校党建工作和“大思政课”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走进机关、军营、企业、社区,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和“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
未来,校馆双方将以此次座谈交流、基地揭牌为契机,加强深度合作,将抗震救灾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更好地融入学校党建和思政教育之中,为学校党建工作、铸魂育人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共谱新篇章。
5.12特大地震遗址现场
向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敬献鲜花
会前,我校党委书记崔高嵩一行在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工作室负责人刘强、纪念馆学术研究科科长杨孟昀的陪同下,驱车分别前往北川县特大地震遗址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深切缅怀遇难同胞,切身感受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支撑着我们民族从一个奇迹走向下一个奇迹,支撑着我们国家从一个辉煌走向下一个辉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任何国家、任何势力都不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